

回顾本赛季,无论是场上的竞技表现和裁判表现等,还是场外的商业体系以及球迷文化来看,中超已经逐渐展现出职业联赛的成熟与活力。
文|谭力文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全新出发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迎来了收官之战。上海海港在客场1比0击败大连英博,捧起了象征中超最高荣誉的“火神杯”。
这不仅是上海海港队史第四冠,还是队伍连续第三年夺得中超冠军。上海海港成为中超历史上又一支以红色为基调的王朝球队,用实力证明自己在近几年确实势不可挡。
在上海海港夺得中超冠军之外,本赛季的中超格局也已经全部敲定。上海申花2分之差遗憾夺得亚军。近两个赛季,中超冠军的争夺几乎都是围绕在上海海港与上海申花上。“申城德比”从赛场上延续到积分榜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上海滩在中国职业足球的统治力。

至于降级区方面,长春亚泰在第30轮开打前已经确定降级,而梅州客家在保级生死战惨败给北京国安,最终与长春亚泰一同降入中甲,李霄鹏执教的青岛海牛则惊险保级成功。
2025年不仅对中超意义重大, 对中国三级足球职业联赛更是如此——这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接手”的首个正式赛季。(延伸阅读:全新管理机构+重构联赛品牌=中超新“钱景”)
如果说中足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足球“管办分离”的开始,那么本赛季中超联赛的火爆局面,则是证明了中国足球“管办分离”迈向了正确的轨道。
回顾本赛季,无论是场上的竞技表现和裁判表现等,还是场外的商业体系以及球迷文化来看,中超已经逐渐展现出职业联赛的成熟与活力。

上海海港开创中超王朝
上海海港本赛季的坎坷卫冕历程,堪称队伍最困难的一个赛季。
回顾上海海港2024赛季的卫冕之路,球队从第11轮开始反超上海申花一路保持领先优势,然而本赛季的卫冕之路却显得跌宕起伏。
首先从人员配置方面就可以看出,本赛季的上海海港整体实力相比此前已经“降级”。球队两个核心外援奥斯卡以及巴尔加斯先后离队,加之上赛季的“金靴”武磊因为膝伤问题赛季报销,仅为球队出场6次,贡献1球1助攻。

其次是中超第一集团的实力相当接近,上海申花依然是上海海港最强大的夺冠“拦路虎”,而成都蓉城同样曾经在积分榜上登顶。在联赛仅剩5轮的情况下,成都蓉城还领先着上海海港。最终,拥有卫冕冠军底蕴的上海海港还是顶住了压力,如愿在2026赛季的球衣胸前,印上第四颗星。
《足球》报国内部主编李璇便在社交媒体表示,今年这个冠军对于上海海港来说,价值非凡,远超以往。
“之前海港的冠军是有含‘金’量,毕竟是大国企砸下了重金,断崖式的领先投入是拿到冠军的核心力量; 今年海港冠军是有含金量,是在投入相对均衡的情况之下靠三军用命和主教练运筹帷幄拿到的冠军。确实有争冠对手接连掉链子和一些弱队打海港时直接放弃的因素,但海港在关键时刻能够把握住机会,归根到底还是球队自身争气。 ”李璇写道。
本赛季上海海港能够卫冕,主教练穆斯卡特自然功不可没。澳大利亚人没有受困于失去了奥斯卡、巴尔加斯和武磊这个极具攻击力的阵容,反而是坚持自己的技战术理念,继续大胆采用前压换来进攻优势。上海海港本赛季的中超进球高达72个,排在联赛首位。
此外,上海海港扎实和出色的年轻力量也在本赛季迎来了蜕变。细看上海海港的阵容,1999年及更年轻的球员已经开始站稳脚跟——刘若钒、艾菲尔丁和吾米提江,再加上出自球队青训系统的李新翔和蒯纪闻。
在上海海港本赛季的夺冠经历中,上述几名年轻球员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逐渐完成新老交替的上海海港,或许能够继续捍卫自己的王朝底座。

中超观众上座突破618万人次,同比增长32.53%
居高不下的球迷上座人数,成为了本赛季中超的一大亮点与话题。
数据显示,2025赛季是中超联赛成立以来,球市最火爆的一个赛季。240场中超联赛共吸引了现场观众6180990人次,场均25754人。对比2024赛季,2025赛季总观赛人次上涨1517483人次,同比增长32.53%。
在体育大生意看来,这亮丽数据的背后既与国内的足球氛围持续向上密不可分,更与“升班马”大连英博登陆中超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连作为中国著名的足球城,大连英博的崛起“弥补”了当地球迷的情感空白。在2024中甲联赛,大连英博所在的梭鱼湾已经是“中甲第一主场”。中甲历史上座率前10名的场次中,大连英博独占八席。
有球迷戏称,“6万是梭鱼湾的上限,不是大连球迷的上限”。大连英博本赛季到了中超之后,球迷的热情更加高涨。可容纳6.3万人的梭鱼湾坐稳了中超联赛第一主场的宝座,山呼海啸般的加油声让国内球迷深刻见识到了足球城人民的澎湃热情。
据德国转会市场网中国区管理员朱艺统计,大连英博本赛季主场场均上座58268人,这一数据在全球俱乐部排行榜中位列第18名。而在收官轮,共有62330名球迷入场观赛,这一数字,创造了本赛季中超的上座人数纪录,也是梭鱼湾建成以来上座人数最高的一次。
事实上除了大连英博外,其余球队的上座率也都有了不少的提升。北京国安、成都蓉城、上海申花分别以场均44975人、40820人和37505人的数据,位列本赛季中超上座率第2至4位。
纵观本赛季,场均观众人数突破2万人的中超主场已经有10个。体育大生意认为,这些鲜活的数字背后,是中国职业足球市场活力回归的重要标志。每一个主场球迷以及每一位远征军球迷到现场所产生的消费链条,切实推动了体育消费的潜力被进一步激发。
从门票收入到周边产品销售,从餐饮消费到交通住宿,每一个环节都因球迷的热情而充满活力。这种因为中国职业足球的消费繁荣不仅为联赛和俱乐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城市经济活力的一部分。
在众多的球迷涌入赛场之际,在本赛季我们还能够看到中国职业足球的球迷文化在不断成长。让体育大生意最震撼的,莫过于中超第17轮北京国安主场对阵上海申花的焦点战,全场TIFO罕见地在工体亮相——八臂哪吒、混天绫、德胜门城楼以及北京城的几项标志性元素组成的视觉效果非常惊艳。工体全场TIFO这一幕也注定成为中超历史上的经典画面。

图源:北京国安官方微博
这一个赛季以来球迷们的持续落座,才是中超复苏的真正信号。

13家知名合作伙伴,联赛商业价值持续回暖
在今年1月中足联官宣成立时,体育大生意曾经在文章中强调了中足联的核心目标——推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发展,维护俱乐部利益、提升竞技水平,同时促进青少年足球和国家队建设。
在联赛和俱乐部招商部分,体育大生意曾表示中足联在商业运营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在球衣招商、球队资源开放等方面给予俱乐部更多的自由,同时以整体的力量推动商业机制的改变,为俱乐部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如今随着赛季结束,我们可以看到中足联在商业运营上的出色成绩单。首先在品牌合作方面,华润饮料成为了中超、中甲和中乙三级联赛的冠名赞助商。三级联赛统一冠名,也成为了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的首例。
这样的“巧妙”设置既提升了中甲和中乙联赛的关注度和营收状况,又能够让华润饮料在更下沉的足球市场实现品牌的精准营销输出,可谓一举两得。
据官网显示,本赛季中超共有13家合作伙伴,赞助体系分为官方冠名商(1家)、官方战略合作伙伴(2家)、官方合作伙伴(3家)、官方赞助商(2家)、官方全媒体合作伙伴(3家)以及官方图片合作机构(1家)六个类别。(延伸阅读:青岛啤酒与中超开启合作新篇,释放"啤酒+足球"消费新活力)

除了华润饮料外,联想和青岛啤酒也都是在2025赛季开始时和中足联签下了赞助合同。值得一提的是,由中足联与联想共同发起的全栈AI总指挥中心点亮仪式日前在北京正式举办,为中足联赛事运营、竞技提升与产业发展注入全维度AI新动能。
这是今年2月双方官宣合作之后的首期项目落地,也是国内和业界首个AI指挥中心,标志着中国职业足球赛事迈入"AI+体育"深度融合的全新阶段。
在媒体版权方面,中国移动咪咕在2024赛季与中超达成战略合作。在2025赛季,咪咕是全网唯一全场次转播中超赛事的新媒体平台。
据体育大生意观察发现,咪咕在本赛季的转播战略迎来了不少的升级,其中的一个关键词是“现场感”,深入赛场一线。咪咕在上海海港、上海申花、北京国安以及成都蓉城等球迷文化的标志性主场,进行了现场单边出镜与解说。

图源:咪咕体育官方微博
咪咕不仅深入一线赛场为球迷营造沉浸式的氛围,在内容传播方面,还用社区化结合中超等版权权益的打法,为端内外优质创作者开放赛事内容二创权益,通过版权资源整合与创作者生态赋能,打造长短视频创造性结合新生态。(延伸阅读:用体育创造连接,咪咕共筑全民体育新生态)
今年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第31年。在全新管理机构中足联的掌舵之下,中国职业足球三级联赛一切都向着有序的节奏向前迈进。
当职业足球主体不再是被动的政策执行者,而是成为了政策制定的参与者时,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成熟的运作模式。
注:本文图片如无备注均来自中超社交媒体
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21-2024 360直播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33565号-1